
总部咨询热线
132-808-33289
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10月21日正式提出对欧盟零毁林法案(EUDR)的修订提案,未采纳全面延期计划,但为小微企业提供了额外缓冲期。
根据新提案,大中型企业仍需在2025年12月30日起遵守EUDR规定,但可能获得6个月的执法宽限期。微型和小型企业则获得额外一年准备时间,执行日期推迟至2026年12月30日。
EUDR核心要求与覆盖范围
EUDR旨在确保在欧盟市场销售的商品不来自2020年12月31日后受毁林或森林退化影响的土地。该法规覆盖七大类商品:牛、可可、咖啡、棕榈油、橡胶、大豆和木材,以及这些商品的衍生品。
企业需要履行三项核心义务:信息收集、风险评估和风险缓解,确保产品可追溯至产地地块。
欧盟进口商需提交尽职调查声明(DDS),声明参考号码必须列明于进出口海关申报表中。
关键日期截止点:法规以2020年12月31日为界限,此后遭受毁林或森林退化的土地上生产的商品将无法进入欧盟市场。
产地精确追溯:企业必须收集产品产地的精确地理坐标,需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,并使用卫星图像等工具进行尽职调查。
合规程序简化与豁免情况
新提案显著简化了下游企业的合规负担。只有首次将产品投放欧盟市场的经营者需要提交尽职调查声明。
尽职调查声明提交一次可涵盖多批次发货,覆盖周期最长12个月,无需为每一批进入欧盟的货物单独提交声明。
下游运营商和贸易商可以参考上游已提交的尽职调查声明,无需对每一批产品重新进行尽职调查。
小微企业获得特殊关照:根据新提案,微小型企业合规期限延长至2026年12月30日,且小微企业(员工≤50人且年营业额≤1000万欧元)可豁免部分义务,如延长实施准备期和免除第三方审核。
特定情况豁免:空置包装材料、通信用品和样品不在申报范围内。
用于检测、分析或测试目的的样品或产品,也被排除在EUDR的管控范围内。
企业应对策略与实施路径
企业应立即行动,评估供应链暴露情况,识别覆盖商品的使用情况。即使执行时间可能推迟,这些要求也不会消失。
1. 风险诊断与供应链映射
建立供应链追溯系统,收集产品来源地理坐标信息。可考虑使用卫星图像等工具进行尽职调查。
建立供应商“白名单”,优先选择已通过FSC CoC认证并符合EUDR预审核的供应商。收集原料产地的精确地理坐标和供应链各环节信息。
2. 实施数字化溯源系统
采用区块链溯源平台或ERP系统,记录每批原料的“移动轨迹”,从伐木场到港口、工厂、仓库,每个关键节点确保信息可追溯。
引入卫星影像和森林风险地图等工具监控原料产地的森林覆盖变化,识别毁林风险。
3.利用风险分类优势
欧盟将商品出口国按风险程度分为“高风险、标准风险、低风险”三类。
中国已被评为低风险国家,这意味着从中国进口产品的欧盟经营主体可适用简化尽职调查程序,大幅降低合规成本。
4.明确责任主体与合规义务
根据EUDR,责任主体分为经营者和贸易商。
经营者(在欧盟境内首次将管控商品投放市场的主体)需承担核心合规责任,包括完成尽职调查和提交DDS。
贸易商(在供应链中从事二次及以上交易的企业)则需核验上游合规性,并保持供应链可追溯性。
行业影响与特别关注
新能源汽车行业需高度关注橡胶合规。轮胎、电池密封件、线缆等含橡胶部件均受监管。
对于复合产品,仅需对产品中的“主要相关商品”进行尽职调查。以牛皮沙发为例,其海关编码归类于木材类,相关商品为木材,尽职调查义务仅适用于沙发中含有的木材。
违规后果严重:成员国监管机构可采取高达企业上一财年欧盟营业总额的4%及以上的罚款、没收违规产品、禁止在欧盟市场销售,以及限制参与公共采购或获得政府资金。
小型企业可以利用延期提供的额外时间建立完善的尽职调查系统,而大型企业则应抓紧最后的时间窗口,完成供应商数据收集和合规流程测试。
即使EUDR的部分条款可能调整,可追溯性、尽职调查和报告这些核心义务仍将是企业的常态化工作。企业只有主动规划合规路径,才能在这轮绿色供应链重塑中保持竞争力。